山東嘉祥,被稱為“吉祥之城”,也是全國最大的滑雪手套生產基地。國內市場的滑雪手套六成以上來自這里,其出口量也占行業出口總量的76.38%。隨著國家“一帶一路”戰略實施和北京2022年冬季奧運會申辦成功,嘉祥正積極抓住機遇轉型升級,以創業帶動產業發展。
8月20~21日,以“融入‘一帶一路’,踐行‘大眾創業,萬眾創新’,共同托起明天的輝煌”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針織產業集群年會暨“走基層,看紡織”中國針織萬里行活動在山東省嘉祥縣舉行。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看到,乘著“大眾創業,萬眾創新”的東風,在嘉祥,一雙不起眼的小手套,正在掀起一場創業的大浪潮。
“總部經濟+分廠+加工戶”模式
在一個鄉鎮的手套加工廠內,大約170平方米的二層小樓里,有序擺放的40臺機器前都坐滿工人,正熟練地流水作業進行手套加工。除了工廠里的這40多臺機器,工廠老板還將30多臺機器送到技術嫻熟的村民家中,以方便她們在家里加工手套。
在嘉祥,像這樣利用手套創業的人不在少數。“手套產業已經成為嘉祥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、創業的好項目。”嘉祥縣副縣長王從奇介紹說。目前,嘉祥縣擁有手套生產加工及配套企業200多家、加工戶1500多戶,帶動就業5萬多人,加工戶覆蓋全縣80%以上村居,同時帶動了輔料生產、設備供應等配套企業50多家,以及物流、運輸、商貿中介等服務企業10余家,初步形成創業帶動發展格局。
據記者了解,嘉祥手套產業基本發展模式為“總部經濟+分廠+加工戶”,即由劍華中興、全成手套等龍頭企業以園區集聚模式,形成企業總部經濟,在企業總部帶動下,在鄉鎮駐地設立加工分廠,再由加工分廠輻射村居,設立村級加工廠,再由村居加工廠帶動以一家一戶為主的加工戶,形成產業大覆蓋、就業大帶動。
在“大眾創業,萬眾創新”浪潮的推動下,嘉祥將小手套一步步地做成了大產業。目前,嘉祥年產手套600多萬打,年銷售額15億元,擁有上千種手套產品的生產加工能力及60余項專利產品,自營出口權企業24家,自主品牌20多個,產品銷往歐美、日本、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2007年,嘉祥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“中國手套名城”稱號,并成為國家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。
在新疆再造一個產業集群
數據顯示,目前,全國紡織產業集群有202個,其中針織產業集群占40個,集群產值超過全行業總產值的2/3,一半的產業集群產值超過百億元。嘉祥作為國內最大的手套產業集群,除了立足自身發展,還抓住國家“一帶一路”戰略實施機遇,以手套產業為紐帶,大力推進產業援疆。
據嘉祥縣委書記柳景武介紹,2014年6月,嘉祥與新疆英吉沙縣簽訂服裝產業孵化園建設投資協議,項目總投資5億元,完全建成后可年產滑雪手套200多萬打,年銷售額8億元,利稅1.6億元,實現就業3000人,預計5年可達到帶動萬人就業的目標。
這個設在新疆英吉沙的服裝產業孵化園,采取“總部示范工廠+衛星工廠”的發展模式,即在工業園區設立管理中心、裁剪中心、包裝中心及物流中心,在縣城設立總部工廠,在鄉村和社區建設衛星工廠,將工廠設立在群眾家門口,吸引了大量當地群眾前來就業,有效破解了“招工難”與“就業難”并存的困局。截至目前,服裝產業孵化園已為2100余人提供了就業崗位,已在英吉沙縣城周邊鄉村建設13個衛星工廠,形成以縣城為中心,以重點鄉鎮為依托,向全縣多數鄉村輻射傳導的手套產業。今年底,還有35個衛星工廠要投產,遍布英吉沙縣14個鄉鎮。
“這將有助于提高我們對中亞、南亞、俄羅斯、歐盟的市場占有率,逐步形成以訂單為引領,緊盯全球市場的山東新疆雙中心、海路陸路雙通道的生產格局。”嘉祥縣手套行業協會會長、劍華中興手套集團董事長陳建華說。
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世濱指出,嘉祥在英吉沙的產業布局,對未來紡織服裝企業向新疆進行產業轉移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,為東部產業集群融入“一帶一路”發展提供了重要平臺。
|